电解铝车间
国内电解铝的状况
电解铝行业高耗电量早已是家喻户晓,据了解平均每生产1吨电解铝的耗电量高达1.4万度,今年4月中旬工信部等九部委紧急叫停电解铝拟建项目,同时取消地方对电解铝的优惠政策加之电价的上涨迫使电解铝生产企业开始逐渐向电力资源丰富的中国西部转移,青海、新疆、内蒙古成为重要迁徙地,发生了有史以来电解铝行业的“走西口”。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青海、内蒙古、甘肃三地的电解铝产量分布已经直逼一直以来的电解铝大省——河南和山东,前者占全国总量的26.5%,河南和山东占到32.7%。
企业“走西口”
对于饱受贫困折磨的西部省份来说,电解铝是一根救命稻草。“发改委项目审批太慢,”昌吉州经贸委王振华副主任抱怨道,“新疆因为气候原因,每年只有半年的建设期,左拖右拖项目就拖黄了。”
在王振华看来,煤制油和煤化工因为技术不够成熟等因素,目前还需要时间,电解铝的技术却很成熟,可以充分发挥新疆煤炭资源优势,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新疆的工业发展水平仅为1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需要以电解铝带动工业发展,而东部不断高企的电价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导致企业步履维艰,二者一拍即合。
“电费增长一分钱,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就要增加140元。”一位来自浙江的电解铝生产企业如此算账。2010年6月份以来,国内中东部15个省电价上调后,电价平均上涨了2分/千瓦时,这对于已然微利的电解铝企业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于是,挺进西部成为了很多电解铝企业“自救”的路径。
“西部地区的资源和能源比较丰富,这大大降低了电解铝生产成本。”百川资讯铝行业高级分析师张如风分析说。
以昌吉为例,当地政府协调电网帮助电解铝企业提供“自备电”,这样一来,自备电发电成本仅在一毛左右,而新疆当地电网电价是三毛。
正因为如此,2011年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电解铝产能约为770万吨,几乎全部位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和青海。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部处长李德峰曾经作出预期,预计到2015年,在电力资源丰富的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云南等五个省区,电解铝产量可能达到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吞下”还是“吞不下”?西部饥渴地“吞下”这些电解铝产业,能否消化,确实令人担忧。
8月初,工信部发布了“2011年上半年电解铝行业运行情况”报告,这份报告指出,电解铝在西部转移中,“缺乏规划和管理,无序转移严重”。
“在准东基地,考虑到园区规划,上千万吨的投资意向被准东基地拒绝了。”任建品坦言,“但这些项目迅速转投其他县市,周边县市蠢蠢欲动,欲接手这些项目,有些已经在洽谈中。”
昌吉州奇台县外宣部主任李江也证实:来自中电投的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已经确定落户奇台,正在等待发改委项目审批。
在昌吉了解到的情况显示,已经开工建设的东方希望、神火以及其亚三个项目,在并未获得发改委的审批之前就已经开工建设,目前东方希望和神火的一期项目投产在即,共40万吨。
为此,4个月前,工信部等九部委紧急叫停电解铝拟建项目,参与“叫停”政策出台的专家说,“23个叫停项目中,2/3都在西部。”
“我们也很矛盾。”李勇坦言。以青海为例,作为三江源头,要做好生态屏障工作,必须得牺牲经济发展,但西部偏远地区财政收入又很少,农民贫困严重。“这个时候只能自己找项目,但上的项目稍微不经过严格审核,就有可能破坏自然环境。”
对于环境脆弱的西部而言,电解铝行业的污染带来的影响,要远远高于东部。电解铝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氟化物累积排放量达到一定数值,将对周围土壤、农作物和人群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这个以小麦(2549,12.00,0.47%)生产闻名的小县城的官员无不担忧地说,“我们县的小麦很有名,电解铝高污染企业进来以后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土壤和水源,定会对小麦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危害。”
然而就在奇台,一个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已经落定,正在等待发改委审批。
失灵的调控,扩张的产能在各地不断等待审批中,2010年中国的电解铝产能突破2000万吨,这还是不断调控的结果。
自2005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就已明确表示要控制电解铝的新增产能。彼时全国电解铝产能刚超过1000万吨。2009年,国家发改委再度重申:三年内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
具体到最近一次叫停拟建项目,业内专家认为“没有起到丝毫作用”。2011年4月中旬,工信部等九部委紧急叫停电解铝拟建项目,同时取消地方对电解铝的优惠政策。
以新疆为例,一年之前,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随后下发的中央9号文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常被昌吉州地方官员所引用:新疆可以适度发展高载能的产业,例如多晶硅。这被新疆地方官员认为是,国家对新疆发展电解铝产业发出鼓励的信号,准东基地两个80吨项目也是在2011年年初“应声开建”。
然而,不到一年,工信部等九部委紧急叫停电解铝拟建项目,并在刚刚发布的上半年产业报告中指出“西部产能转移无序”问题。
电解铝不仅是高能耗大户,也属于高污染行业。2011年4月,发改委等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紧急通知》,此通知一出,700多亿元的电解铝拟投资项目旋即被扼杀在摇篮里。
据资料统计,2011年全国拟规划建设的电解铝项目达44个,合计产能超过2000万吨,金额超过700亿元。目前国内拟建的电解铝项目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如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电力成本较低省份的电解铝项目占全国电解铝项目的51%。
据薛副总经理介绍,电解铝成本主要由氧化铝、电力和阳极炭素三部分组成。其中氧化铝占总成本的35%~40%,电力占35%~40%,而阳极炭块占比仅为10%。氧化铝一般由企业采用市场价统一采购,各企业的采购价区别不大,主要的成本差别就体现在电价上。
通过计算,一吨电解铝从青海运到上海,运费仅仅推高成本价400元。而根据每吨耗电1.4万度的能耗计算,电价每上涨1分钱,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将上涨140元。这就意味着,只要东部地区电价高出2.8分/度,就会造成电解铝成本上涨400元/吨。
“在青海省,电解铝企业所采用的工业用电价格在3.7元~3.9元之间,而在河南省,企业用电价格为5.4元,山东省工业用电价更高达6.7元,山东企业的用电成本几乎是青海省的一倍。”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批先建正在成为西部电解铝行业的通行规则。根据百川资讯提供的信息,目前2000多万吨的电解铝,其中获得正规审批其实只有594万吨。
“一些西北的新建项目,在申请的时候将自己的实际产能进行虚假报告,减少数字,对国家的政策进行一个附和,实际上是缓兵之计,对真正做项目的人不会产生影响。”一位在新疆当地投产的电解铝业内人士这样说道,国家调控电解铝政策的有效性缺乏,还表现在对西部发展电解铝态度的不确定性上。